为了增加食物的色、香、味,提升菜肴的口感,在做菜的时候总少不了会加入酱油、醋、胡椒粉等
调味品。近期,市食药监局对市场上的调味品进行了检查和监督抽检。
鲜美酱油
一瓶鲜美的酱油需要通过蒸煮、制曲、发酵、琳油、沉淀、灭菌等层层工序的考验,才能制作完成。广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崔生明正对一家酱油生产车间进行检查。
在一家大型超市内,广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科何俊也对超市内
调味料的生产日期、进货票据等进行检查。
本次,共抽检调味品218批次,其中,酱油48批次,食醋50批次,干辣椒、花椒、辣椒粉、花椒粉50批次,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及蘸料30批次,味精40批次。
抽检结果为: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9.5%。
不合格的调味品为:广陵区万香美食排档的干辣椒,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检出值为0.2g/kg,检测标准为:不得检出。
扬州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吉沐雨介绍,此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已交由属地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目前,案件正在查处中。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二氧化硫在某些品种是可以限量使用的,但在有些品种又是不得检出的。如果长期过量摄入二氧化硫,会引发呼吸困难和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对脑部及其他的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其他针对性检测
本次对调味品的抽检项目,除了二氧化硫以外,还根据不同调味品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测。吉沐雨介绍,针对酱油和醋,抽检了氨基酸态氮和总酸。氨基酸态氮和总酸分别是酱油和醋的质量指标,此次抽检的产品中,它们的质量指标都符合产品明示标准的要求。针对香辛料调味品,抽检还特别进行了苏丹红项目的检测。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属于非食用性物质,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不允许添加在食品里。
针对酱油、醋、调味品还检测了山梨酸、苯甲酸等项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在酱油、醋、半固体
复合调味料中,山梨酸、苯甲酸等防腐剂最大使用量是每公斤1克。通过这次抽检,没有发现超标使用防腐剂的情况。
专家:购买调味料要观其行闻气味
专家提醒,大家在购买调味品时,一定要学会观其形、闻其味。确认是不是有刺鼻性的异味,如过量二氧化硫残留的会有刺鼻性的气味。同时,消费者也要避免一味追求食品的卖相,如过分鲜艳的可能是非法染色。